首页 | 学院概况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科学研究 | 学生工作 | 党群工作 | 创新创业 
 
     
 
辽宁工业大学关于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施意见
2017-05-31 10:03  

    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为了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溶入到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环节之中,构建与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的创新教育体系,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建立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及早参加教师的科研及工程实践活动,学校决定实施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度,具体要求如下:

1.本科生在完成两学年的基础阶段学习后,学习成绩优良或有专业特长的学生,可申请参加相应导师的课题组。

2.各学院要积极组织和选派具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或曾主持过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或曾指导过省级以上大学生科技竞赛并获奖的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

3.每个导师要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生对象,积极研究和开发有关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等方面的课题,或围绕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开发相关的研究项目等。在指导过程中,要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4.学校要将导师的指导工作纳入教学管理体系之中,制定相应的本科生专业导师教学工作考核办法,每年对导师指导工作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计算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津贴,并把考核的结果作为专业教师岗位聘任的条件之一。

二、改革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模式和教学内容

专业选修课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补充与扩展,改革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模式和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了解新技术、新知识、拓展视野,增强工程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学院要改革和更新专业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具体要求和措施如下:

1.改革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模式。取消专业选修课在专业教学计划中课程名称固定的设置模式,各专业根据实际需求,在规定的学分内灵活设置专业选修课程,以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与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知识的要求相适应。

2.更新和优化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专业选修课程的内容要紧密结合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知识和素质的需求,及时反映有关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3.改革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方法。各专业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性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如,课堂研讨、现场教学、实验操作与分析、课外大作业等方式。同时要建立与教学过程管理和学生能力训练相适应的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法。

4.各学院要认真组织实施专业选修课的改革工作。通过定期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参加大学生就业招聘会和请优秀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到校讲学及座谈等形式,了解有关行业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与能力的要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开设课程,编写开课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讲义。

5.各专业每年至少要开设一门新课程试行此项教学改革措施,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广,形成具有特色的系列专业选修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处要制定具体相应的考核标准,对符合标准且教学效果好的专业选修课,要提高教学津贴的课程系数。

三、全面推进专业课考试方法改革

考试方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我校经过五年多研究与实践,初步建立了“平时+期中+期末”、“设计+笔试”、“平时+上机+笔试”、“答辩+笔试”、“平时+作品+方案评析”、“小论文+调查报告+实践操作”等多种较为成熟的考试模式。这些考试方法已经应用到部分课程考试中,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学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深化考试方法改革,要进一步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认真总结考试方法改革的经验,根据专业课考试方法改革试行后的成熟模式,在相近性质的课程全面推进考试方法改革。各学院要认真组织落实专业课考试方法改革工作,每学期至少增加1~2门实施考试方法改革的课程。

2.要以考试方法改革促进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确保考试方法改革的实施效果。

3.要进一步加强考试方法改革的过程监控。各学院在每学期期末要对实施考试方法改革的课程进行总结和评价,教务处和教学质量评估处要定期组织对各学院考试方法改革工作的专项评估,并把评价结果作为各学院年度考核和院系教学工作优秀奖的重要内容。

四、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

实验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教学环节,要努力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1.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体系。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要根据学生专业学习中的不同阶段,形成能力培养的系列实验;要注重实验与理论课、实验与实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整体优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2.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要根据专业能力培养要求,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角度来规划实验教学内容。要根据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和调整实验教学内容,逐步淘汰内容陈旧和技术落后的实验内容,对实验项目进行必要的重新设计和组合,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项目,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3.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与实验操作时间。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考核模式,优化实验教学考核方法,强化实验操作能力方面的考核。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计算机仿真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

4.要强化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检查评估。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对实验课程进行专项检查评估,对于达不到能力培养目标的实验课程,其相关学院要限期组织进行整改。

五、充分发挥课程设计环节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

课程设计是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工程训练的重要环节。进一步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要认真作好课程设计的选题工作。学院要组织开展对课程设计题目的研讨与论证工作,课程设计题目要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内容必须体现出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

2.课程设计要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在课程设计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应用有关资料数据和相关理论进行工程问题的设计计算,制定工艺、设备、结构等设计方案,绘制工程图纸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有关行业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学会撰写规范的设计报告,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

3.要加强课程设计的指导工作。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加大教学投入,不断提高指导能力。要实行指导教师跟踪式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要改革课程设计成绩考核方式,增加课程设计答辩环节。通过答辩让学生展示设计成果,阐明设计思想与设计特色,引导学生把设计重点放在创新与应用上,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充分发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要强化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申报与审查制度。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技术进步的要求,要紧密结合各行业的生产实际,不能出现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题目。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体现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工科类专业而言,毕业设计(论文)要选择工程设计、试验研究及一些让学生可以进行操作的题目。

2.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学院要根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内容,搭建必要的实验平台,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及实际动手能力。

3.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要组织新技术讲座。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学院要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企业生产的新技术讲座,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查阅,使学生了解相应行业的设计、生产与经营中所使用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4.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熟悉有关的行业标准、专业技术规范及必要的职业操作技能等,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职业能力。

七、全面深入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

近年来,我校在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系统地建立了一系列相关的措施和奖励办法。今后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

1.开展校级重要基础课程的知识能力竞赛活动。在大学生基础课学习阶段,围绕着数学、物理、电工电子、机械基础等重要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开展系列知识能力竞赛活动,通过该项竞赛活动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竞赛内容要体现课程特点及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此竞赛活动由承担相关课程学院负责制定竞赛项目、内容及竞赛规程,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实施。

2.构建院级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各学院要根据本单位的学科专业特点,建立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机制,构建本学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通过此项措施为学生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使得每个大学生在专业学习阶段,受到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锻炼。要求各学院自行设计竞赛项目和内容,每年开展一次,竞赛结果要报教务处备案。

3.启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计划。从2010年起,学校计划每年立项资助100项左右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从中选出30项左右作为重点资助项目,并将项目研究与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相结合。旨在通过实施此项计划使部分有能力的学生较早地进入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研究,提高我校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水平。学校将成立由教务、教学评估、科技、财务、学生、团委等职能部门参加的组织机构,制定项目的评审、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为计划的实施提供支撑条件。

4.学校相关部门和各学院要认真总结几年来我校和省级以上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经验,围绕大学数学建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广告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英语竞赛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和策划好各类校级竞赛。在校级竞赛的基础上,推荐优秀的学生和团队参加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竞赛,并采取有效措施,争取获奖人数多,获奖层次高,努力提高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