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简介
团队旨在研究新环境下公共舆论多元话语的引导策略,为了达成核心的研究目标,团队将在三个方向上进行细化分类研究,分别为:当前环境下媒介的技术现状、在新媒介环境下产生的新现象以及新的受众习惯、多元话语的运转规律与引导方案。
团队成员近年来共主持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13项,其他各类社科基金多项;共发表著作1部,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3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智媒体与媒介融合、主流媒体建设与舆论引导、县级融媒体中心与舆论引导方向。
目前团队还将继续延续该方向,在智媒体与舆论、网络仪式与舆论、社交媒体与舆论等层面进行持续研究,并引进有相当科研能力的研究生进入团队,保持新鲜血液与活力;并不断探索新媒体时代下的新现象、新技术、新心理,旨在持续性为舆论研究提供基础与环境研究。
团队成员
宋琳琳、袁媛、何淼、张玲、纪祥祥、佟菲、董九阳、王禹、田红、刘海玲、王湘宁、谷小溪、贾夺、武宗利、贾丹、孟凡瑜、王东、杜博、于巧玲
骨干成员介绍
n 宋琳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化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厅项目1项、省社科联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辅,其中CSSCI期刊2篇,核心期刊9篇,出版学术著作1部,获绵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n 袁媛,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厅项目1项、省社科联项目1项;横向科研进款共计3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CSSCI期刊7篇,核心期刊4篇,出版教材1部,获锦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
n 何淼,讲师,文化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广告学系主任。主持辽宁省教育厅基础研究项目1项,锦州市社科联重点科研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优秀资源共享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专项课题“氢能出行”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项目,参与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3项,横向科研进款共计49万,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CSSCI论文2篇。
n 张玲,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枚育厅项目1项、参与项目若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CSSCI期刊3篇,核心期刊5篇,获锦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n 纪样样,讲师,主持辽宁省社科基金2项,发表学术论文B篇,其中CSSCD扩展期刊1篇,核心期刊2篇,获锦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业务领域及服务地方领域
n 新媒介技术:算法、大数据与5G的技术现状研究。
n 新媒介现象:网络仪式、社交机器人、媒体社交化、视频化转型的媒介现状研究。
n 新受众习惯:数字阅读、情绪化心理。
n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舆论引导策略研究:多元话语的引导范式、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等。
已开展的代表性项目
n 新媒体语境下公共危机的多元话语建构与互动研究
n 辽宁特色区域文化视域下危机舆情合意空间的达成途径研究
n 网络仪式在重大舆情引导中的“认同”路径与机制研究
n 基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视域下重大舆情网络评论区“共识”研究
n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辽宁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四力”提升机制研究
n 智能媒体时代的媒体隐私侵权问题与救济路径研究
n 辽宁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服务力生成研究
n 智媒时代辽宁省媒体智能化转型研究
n 智能算法时代辽宁纸媒转型研究
典型成果
n 新媒介环境下的公共舆论研究
提出“三元价值话语圈”的学术概念。从理论视角阐述舆论合意空间的搭建过程,并从实践的角度解决“认同”的塑造过程,从而最终实现理性且充分的民主慎议与公共舆论的有效引导,项目成果已获锦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有助于理解新媒体环境下多元话语公共舆论的建构路径,并提出新的舆论引导范式。
n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
从助力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等角度对以辽宁省为代表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进行研究,使其成为具有持久发展活力的融“信息传播、基层治理与公共服务”于一体的治国理政新平台。项目成果已获锦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有助于提升县级主流媒体的传播效能,促进媒体融合的传播优势转化为基层服务效能和治理效能。
n 纸媒短视频化转向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通过分析影响纸媒短视频化转型的因素,探讨智能算法背景下辽宁主流媒体短视频化转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项目成果已获锦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有助于提升省级主流媒体的传播效能,推动省级主流媒体在智能算法时代更好的服务用户、扩大传播影响力与舆论引导力。